儿童青少年为什么频发干眼?这些原因家长要重视!
干眼症又被称为角结膜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伴有眼部不适的一种疾病。干眼在女性、老人、亚洲人高发,今年来儿童干眼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哪些因素会引起干眼
儿童青少年在持续进行读写活动时,由于长时间处于注意力集中状态下,其眨眼频率会下降,所以这和泪膜不稳定有一定关系。
干眼和许多因素相关
▲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倒睫、睑腺炎。
▲糖尿病相关的眼部并发症或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包括SJOGREN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
▲眼部过敏症状。
▲长期角膜接触镜佩戴史。
干眼诊断指标
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面积、结膜充血程度、泪膜脂质层质量评估等。不同年龄阶段泪膜稳定性可能存在一定影响。
干眼的严重程度
▲轻度干眼:间断出现干眼症状(如异物感、干燥感、疲劳感、灼烧感、不适感、眼酸涩、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OSDI评分为13-22分,5秒≤NI-BUT<10秒。
▲中度干眼:频繁出现干眼症状,OSDI评分为23-32分,2秒≤NI-BUT<5秒。
▲重度干眼:严重且持续存在干眼症状,OSDI评分为33-100分,NI-BUT<2秒或无完整泪膜。
在所有干眼中睑板腺功能障碍即MGD约占90%。睑板腺位于眼皮睑板内,其功能包括合成和分泌油脂,构成泪膜的最外层脂质层,防止泪液的过度蒸发,增加眼表黏膜的免疫功能。在每次眨眼的瞬间均匀涂布眼表,参与维持泪膜的稳定性。
随着年龄增大睑板腺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睑板腺功能紊乱,从而降低泪膜的稳定性。青少年睑板腺形态异常患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低龄化,但较少报道。有报道儿童睑板腺患病率在40%-94%,不同地区患病率不同。
当代儿童青少年患视频终端综合征的越来越多,它与干眼存在关联,也是导致屈光不正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每天接触视频终端1-2H就有可能导致干眼,尤其使用智能手机,屏幕越小患干眼及近视的概率越大。
怎么治疗干眼?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治疗指出,人工泪液是干眼治疗一线用药,对症改善各种类型的泪膜稳态失衡,脂质异常治疗上可补充含有脂质成分的人工泪液并改善睑板腺功能的治疗。黏蛋白是保持泪膜稳定的关键因素,如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促进黏蛋白分泌,也可促进脂质分泌。
治疗干眼的目的也是在稳定泪膜的稳态。非药物治疗上临床常用的还有像湿房镜,物理疗法包括熏蒸SPA、睑板腺按摩、IPL强脉冲光治疗、眼睑清洁、热敷、睑板腺按摩等,也是治疗干眼的必要措施。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选择适合的方式